继GPT-4发布,时隔两年,OpenAI正式发布了GPT-5。GPT-5带来显著的智能升级和多模态支持,拥有更强的推理能力、编码表现和超长上下文处理,助力开发者与用户实现更高效的AI交互体验。
显著能力提升
GPT-5在编程、写作、健康咨询、复杂推理与视觉理解等方面表现卓越,被形容为“口袋里的博士级专家”。
统一系统架构
无需在不同模型间切换,GPT-5根据任务自动选择快速响应或深度推理模式,提升流畅度与效率。
丰富模型变体
提供多版本选择:标准版(gpt-5)、轻量级(mini)、极速版(nano),部分报道还提及针对企业场景的Chat或Pro版本。
开发者专属参数
- verbosity(低/中/高)控制回答详略
- reasoning_effort可设置为“minimal”获得更快响应
- 支持自定义工具调用(纯文本格式)
强大编码能力
在SWE-bench Verified和Aider polyglot等多项基准测试中创纪录,显著优于旧版模型,同时减少输出令牌与工具调用次数。
减少幻觉与趋同谄媚
GPT-5的事实错误率大幅下降:与GPT-4o相比减少约45%;进入深度推理模式时,与o3相比减少约80%;同时显著降低谄媚回应。
多模态与超长上下文支持
支持文本、图像、视频、音频输入,具备超长上下文窗口(高达数十万甚至百万令牌),适合处理复杂内容。
工具整合能力提升
在工具调用场景(如浏览器、API操作)中,GPT-5能更稳定地串联多个工具,提升智能体任务的执行能力。
健康与安全性改进
HealthBench上表现优异,能主动提出风险提醒和跟进问题。同时强化了安全防护机制,包括生物/化学领域高强度监控与拒绝机制。